“去了平潭,太后悔了,后悔没早点来。”
路线推荐 | 官网所有路线
(资料图片)
详情可添加文末二维码一对一咨询
/
每年一到这个季节,福建一座海滨小城就会冲上热搜。
它就是—— 平潭 。
3月17日的晚上,平潭东美村海域出现3等级别蓝眼泪。
蓝色的荧光随着浪花,一阵一阵扑面而来,犹如天上的星星坠落,在暗夜海岸之上,散发幽微又明亮的美,震慑人心又勾人魂魄。
| 视频来自“平潭融媒体”
走进其中,双手掬起海水,手臂与双脚,都被蓝光缠绕,如水晶般闪耀,像误入仙界。在大海之中,踏光而来。
| 视频来自“平潭融媒体”
不知道的人一定会反问,这,难道不是电影特效吗?
其实啊,“蓝眼泪”是一种生存在海中的微生物,当它们受到海浪拍击时,便会发出蓝色荧光。
据专家预计,蓝眼泪将在4-6月高发、频发,现正值初期。
因为一片光,向往一座城。
看到这样美到极致的画面,不禁又勾起了我对平潭这座城的向往。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认识一下平潭吧。
有空,就去福建平潭一趟!
平潭 · “东方的马尔代夫”
提起中国的海景,多数人都想到三亚。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中国有两个国际旅游岛,一个是世人皆知的三亚,另一个就是 平潭 。
当然,平潭给人的感觉与三亚完全不同。
来这里,注重的不是完全成熟的旅游体验,就是图这里完完全全的 原生态 。
来过平潭的人,和别人谈起这里,总少不了那句话: “它真的被低估了!”
这句话说得一点没错。
论海景,这里的海纯粹的不含一点杂质。
绵延的海岸线,温柔的沙滩,和煦的风,永远舒适的温度...目光所及处处都是安逸静谧。
论生活,这里的时间被放得很慢。
渔民不慌不忙的赶海,市民骑着自行车吱扭吱扭的走,街边小馆的阿姨井然有序的备着食材,每个人都在不紧不慢的过好每一天。
你不用理会外界的嘈杂,只管安安心心的享受海浪声、风声和丰盛的海鲜大餐就行。
这样的滨海旅行体验,除了这里,还真就难找到第二个。
平潭 · 环岛游
游玩平潭的方式很简单,首先是最平常的环岛游。
【南线路线】
龙凤头海滨浴场——海坛古城——坛南湾——将军山&大福湾——象鼻湾
龙凤头海滨浴场 是整个平潭县最适合看日出的地方。
因为这里离县中心很近,所以交通很方便,你可以赶个大早,在面向东方的海边等着平潭新一天的重启。
除此之外,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海滨浴场之一,砂粒晶莹洁白,岛礁星罗棋布,滩上可以行车走马,海中可以畅游娱乐,不如白天就在这里花样玩海。
玩了一天酒足饭饱后,可以去 海坛古城 逛逛消食。
这座中国第一个海岛旅游古城,虽然是仿古建的,但也充分展现了悠久的闽南文化。
夜晚的古城比白天更好玩,喧嚣热闹,灯火璀璨,流光溢彩,一派盛世繁华的景象。品尝特色小吃,再看看表演,晚上就地找一家特色客栈住下。
第二天,就来离古城不远的 坛南湾 。
彩色的马路配上蓝天白云,天然的漫画色彩。
这里的海滩算不上细腻,但胜在海水的层次感好看,加上压得低低的云层和自带滤镜的蓝天,超级好出片。
当然,还可以去 将军山 远眺。
自驾或者坐免费公交上山,这里是平潭岛南部最高的点,可以俯瞰坛南湾。
站在上面看日出日落,视野非常开阔,心情不自觉得就变得舒畅起来。
大福湾 靠近将军山,是个文艺的小渔村。
汹涌澎湃的浪花,打在天然的怪石上,有一个通向大海的栈道,是特别出片的地方。
女孩们嬉笑着探讨怎么拍才好看,远处的海堤零星有几个老人在惬意地垂钓,恍然明白,为什么这里被称文艺,不正是因为眼前的岁月静好吗。
象鼻湾 是一个被短视频带火的地方。
来这里,直接搜“建民沙坝”即可到达,象鼻湾就同它的名字一样,一处海滩如一个象鼻一样伸进海里。
漫步其上,随着深入,海水也不断地亲吻脚尖,这大概就是大海的浪漫。
【北线路线】
北港村——最美环岛路——长江澳——北部生态廊道——猫头墘——石牌洋
来到平潭的人,基本都会住在 北港村 。
有人说,这里正是东方的圣托里尼。
白色石屋换成了彩色的石头厝,错落有致地栖息在这一望无际的碧海蓝天旁,仿佛天地间一切变得自然从容。
租一辆摩托车游览,想看的美景就看,想吃的美食就吃,累了就停,休息好了再上路,所有都只听从内心的声音。
找不到任何优美的句子能将它描述,面对眼前的美景,能给以最大的回报就是静静欣赏,任这份美好在心中肆意回荡。
当然,村子里还有许多独具风格的咖啡店,可以选择一家自己喜欢的店面进去坐坐。
随着时间流逝,一场美妙的落日余晖也将在眼前上演。
距离北港村不到十分钟的车程距离,就是著名的 东海仙境 。
有很多网上好看照片都是拍摄于这里。
高耸的岩石被海削出一个窟窿,站在中间看海,就像是被框出的一幅5D的动态画卷。
浪花拍打着岩壁声,湛蓝的海水像小河一样汇流进来岩洞里,形成一个像峡谷一样的鹅卵石小湾。
在平潭众多已建成的 环岛路 路段中,北部流水至平原的 君山路段 被当地人称为“平潭最美环岛路”。
骑行在上面,沿途的海景一览无遗。
幸福在平潭真的不是什么难事,在这里揽海听风就已足够。
沿着环岛路骑行,离老远就能看到无数的风车,这就是 长江澳 。
来到长江澳,就像来到了垦丁。
一边是海,一边是山,既有海岛的惬意,也有草原天路的辽阔,二者融合直接把“休闲值”拉满。
这里还设有一个 北部生态廊道 。
站在廊道上,可以透过镂空的空隙看下面的海水,但不会感到恐惧,反倒是有种更贴近大海的感觉。
站在上面,吹吹海风,听听浪声,一天的疲惫都被一扫而空。
去往 猫头墘 的交通并不容易,这得以让这里保留着最本真、最原始的风光。
山岭、石厝、古树、海景相互掩映,一座座石厝背山面海而建。
最后,还少不了来看看平潭最著名的自然景观, 石牌洋 。
一块圆盘形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的两块碑形海蚀柱,整体看起来就像一艘大帆船。
两块巨石像两面鼓起的风帆,船似乎正在乘风破浪前进。
平潭 · 跳岛游
如果旅行时间计划比较充分,还可以拿出几天跳岛游玩。
东庠岛
你可能不知道它的名字,但应该在很早之前就见过它的模样。
《爸爸去哪儿5》第一期就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
小岛不大,民风淳朴。
东庠岛上的房子几乎都是石厝,没怎么被破坏,也很特别。
家家户户的围墙都很低,你总会在门前看到摆放的盆栽,又不知下一个转角会不会藏着另一般模样的可爱。
当然也有人满怀期待,来到这里有些失望,觉得这里没什么特别的。
确实,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也没有因为商业化而过度开发,但也正因如此,倒成了这里最有价值的存在。
如果你向往宁静的海岛,熙熙攘攘的街道,纯净蔚蓝的海域,与世隔绝的生活,那么这里一定是最佳选择。
猴研岛
猴研岛位于平潭岛的最南端,距台湾新竹南寮渔港仅68海里,相当于126公里。
一块巨大的石碑上刻着“祖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几个大字,也不知道为何就倍感亲切。
傍晚走在还算平坦的石路上,偶尔能遇到礼貌的小狗问好。
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到尽头,眼前豁然开朗。
海岸线散发着迷人霞光,给岩石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到处都跳跃着暖光,霞光洒落在平静的湖面上,微风吹来,湖面上泛起了层层波浪。
塘屿岛
塘屿岛同样位于平潭县南端,离台湾新竹县只有68海里。
这也是大陆距台湾省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岛屿。
塘屿岛本身就不是一个遛景点的地方,这里玩的就是天然和原始。
随处可见悠闲吃草的小牛,在沙滩上寻宝,总能收获一满筐的好看贝壳,傍晚去等候一场日落,躺在帐篷里彻夜不眠地观察着星空变化......
当你把一切看得简单点,就能发现这里的美妙。
东甲岛
东甲岛是一个远离大陆、临近台湾海峡的无人岛。
也是一片还没被尘世沾染的世外桃源。
在东甲岛,随意一方眺望远处的海景,都忍不住感叹它的美艳,平时看多了“浓妆艳抹”的精致海岛,偶尔来个“淡妆”的原始海域也能相宜。
草屿岛
草屿岛没有景区的嘈杂,但胜在休闲安静,迎着海风品尝着空气中弥漫的大海咸湿味,夜幕降临看银河从地平线升起到降落。
这里的消遣方式有很多很多种。
平潭的附赠 · 蓝眼泪
蓝眼泪,不只有在平潭可以看到,但却在这里特别常见。
平潭蓝眼泪一般于3月至10月间出现在周边海域,而4月到6月是平潭岛一年之中遇见蓝眼泪概率最高的时候。
每年的这个时间段,就会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开启自己的追“泪”之旅。
原本落幕的黑夜,却被梦幻的荧光蓝点点亮。
置身其中,很难用语言来描述那种唯美。
行走海边,好似漫步于蓝色星河。
头上的银河,不吝啬的在脚下这片海,撒了一海的“极光”。
都说,海有着无限的包容。
一群人的狂欢,它接纳;一个人的呐喊,它仍然可以给你一个安静的角落。
在中国,海的选择有很多,但还是拦不住一群人对平潭充满了偏爱。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所有不好的、复杂的,通通都被平潭拒之门外。
留在这里的,只有和幸福美好有关事情。
生活,总要给自己一些美好的“奖励”啊。
今年,若是来不及,那就来年再见。
总之,平潭值得成为你这辈子一定要去一趟的地方。
-End-
「本文转载自环球旅行」
/
/
各位亲爱的旅行家
如果你有旅行需求
可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
我们的官网目前已上线30+路线
完全可以满足你三、四、五月的旅行愿望
这个春天,我们去远方,
看看这个世界的美丽和繁华。
云南, 8条 路线
西北, 6条 路线
新疆, 5条 路线
四川, 5条 路线
西藏, 3条 路线
贵州, 3条 路线
广西, 2条 路线
华东, 2条 路线
福建, 1条 路线

				  			
							
							
							
							
							
							
							
							
							
							
							
							
							
							
							
							
							
							
							
							
							
							
							
							
							
							
							
							
							
							
							
							
							
							
							
							
							
							
							
							
							
							
							
							
							
							
							
							
							
							
							
							
							
							
							
							
							
							
							
							
							
							
							
							
							
							
							
							
							
							
							
							
							
							
							
							
							
							
							
							
							
							
							
							
							
							
							
							
							
							
							
							
							
							
							
							
							
							
							
							
							
							
							
							
							
							
							
							
							
							
							
							
							
							
							
							
							
							
							
							
							
							
							
							
							
							
							
							
							
							
							
							
							
							
							
							
							
							
							
							
							
							
							
							
							
							
							
							
							
							
							
							
							
							
							
							
							
							
							
							
							
							
							
							
							
							
							
							
							
							
							
							
							
							
							
							
							
							
							
							
							
							
							
							
							
							
							
							
							
							
							
							
							
							
							
							
							
							
							
							
							
							
							
							
							
							
							
							
							
							
							
							
							
							
							
							
							
							
							
							
							
							
							
							
							
							
							
							
							
							
							
							
							
							
							
							
							
							
							
							
							
							
							
							
							
							
							
							
							
							
							
							
全国首份《家庭教育令》来了!督促家长“依法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