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沐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美国银行业的危机暂时平息,美联储刚刚松了一口气,暗示持续加息接近尾声,美国通胀逐渐可控。然而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在当地时间4月2日突然宣布了减产,随即推高了油价和美国通胀的预期。
沙特国家通讯社(SPA)援引沙特能源部一位官员的话表示,包括沙特和俄罗斯在内的欧佩克+组织宣布每天“自愿减产”166万桶。减产将从5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年底。
受此消息影响,周一开盘后迅速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剧烈波动,油价开盘一度飙升8%。截至收盘,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5.07%至每桶83.95美元,美国WTI原油期货上涨5.17%至每桶79.59美元。
沙特阿美的储油罐。(图源:社交媒体)
面对这个必然推高通胀的外部因素,美国政府明显有些措手不及。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表示,“鉴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我们已经明确表示,不建议石油生产商减产。”
与此同时,高盛将2023年底的油价预期调高到95美元/桶,市场分析机构CMC Markets分析师Tina Teng更是大胆预测,欧佩克+的减产计划可能会将油价再次推向100美元大关。
“先发制人”
由于市场担心全球银行业危机会打击投资和生产,国际油价在3月一度跌至每桶70美元,为15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明显使得依赖石油出口获利的欧佩克+产油国利益受损。
“虽然减产出乎意料,但这符合欧佩克+先发制人的原则。”高盛在最新的分析报告中表示,“他们会优先保证市场份额。”
对此,能源研究机构Rapidan Energy Group总裁麦克纳利也认为,欧佩克+不想重蹈2008年的覆辙。
当时,国际油价在2008年的六个月内,从140美元暴跌至35美元,导致欧佩克+产油国损失惨重。
这一次,沙特阿拉伯声称“自愿减产”是一项旨在稳定石油市场的“预防措施”,而且是在去年10月减产的基础上继续减产。
最终的共识是,沙特阿拉伯每天减产50万桶,俄罗斯延续之前的减产,伊拉克将减产20万桶/日,阿联酋每天减产14.4万桶。此外,科威特、阿曼、阿尔及利亚和哈萨克斯坦等国也宣布减产。
俄罗斯的一家炼油厂。(图源:社交媒体)
据路透社报道,一位欧佩克+消息人士称,由于缺乏产能,一些欧佩克+成员国的实际产量已经远低于往年水平,因此减产的实际幅度可能还会更大。
去年10月,欧佩克+国家曾同意每天减产200万桶,相当于全球石油需求的2%左右。算上这次,据路透社估算,目前欧佩克+的减产总量达到366万桶/日,相当于全球需求的3.7%。
目前,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国际油价将会上涨。
麦克纳利指出,如果今年下半年中国的需求可以回暖,俄罗斯的供应因为制裁而开始大幅减少,那么油价可能真的会冲破100美元。
此外,国内油价的下一轮调整周期在4月17日,可能会因此面临价格上调。但国内油价调整并不会紧跟国际油价涨跌,具体油价调整情况,以国家发改委公布为准。
“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上调的概率较大。”据中新网报道,隆众资讯分析师李彦分析称,以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水平计算,下一轮成品油调价开局将呈现上调的趋势。目前来看,欧美银行业危机暂时得到缓解,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俄罗斯重申将坚定推进减产,均为国际油价带来利好支撑。
美国通胀何处去
减产后,以沙特和俄罗斯为主导的欧佩克+似乎保护了自己的市场份额,现在轮到美国陷入尴尬了。
上个月美国的经济数据曾是一片大好,美联储也表示,其最关注的通胀指标放缓超过预期。
美国2月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同比上升5%,低于市场预期的5.1%。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在内的2月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6%,低于市场预期的4.7%,还创下了202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些数据促使美联储上一轮仅加息25个基点,并向市场释出积极信号。
但在新一轮油价上升开始后,未来似乎不再清晰了。
毕马威首席经济学家Yael Selfin警告称,油价飙升可能会使美国降低通胀的斗争更加艰难。她指出,“油价上涨可能不会直接提高一般家庭的能源开销,但会增加其他成本,尤其是运输价格,这意味着通货膨胀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下降。”
事实上,这也不是美国在对抗通胀飙升的过程中,第一次被欧佩克“阻击”了。
在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之后,欧佩克+组织相当于与其直接竞争市场份额。(图源:社交媒体)
去年10月欧佩克+宣布同意减产200万桶/日后,美国总统拜登就曾表示“对欧佩克+削减产量配额的短视决定感到失望”,甚至威胁沙特将“承担后果”。
但时至今日,沙特似乎也没有得到任何“后果”。
此前俄罗斯减产石油时,美国官员还曾指出,沙特没有选择跟进,表明双方的关系已经破裂。但此次减产似乎表明,双方的合作仍然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