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恬与她收获的萝卜
文/唐堂 图片由科技小院学生提供
5月4日青年节,在北京最偏远的村子之一西槐庄村,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张晓恬、张岩林正在整理菜地,为该村“科技小院”挂牌以来首次尝试“共享菜园”做最后的准备。
(相关资料图)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探索成立“科技小院”,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知识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前,该校已在全国24个省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
去年,“科技小院”项目升级。中国农业大学与一直关注三农发展的互联网平台拼多多积极合作,首次以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的形式推出“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赛,为年轻的技术工作者们搭建平台,交流、比拼科研和产业相关创新成果。
农大学子:“科技小院”拼出人生第一份事业
张晓恬(左)、张岩林(右)与西槐庄村委会工作人员(中)一起收获萝卜
“共享菜园”是张岩林与张晓恬新创的一门助农项目。
西槐庄村,地处北京东南远郊,出了首都环线高速,还要再赶10公里路才能到。两位下乡的高才生如今琢磨着吸引城里的顾客到这里租一块“科技”土地,从他们设计的“菜单”中选种五六种家常果蔬,收获的作物归顾客所有。因是初试,他们计划用一亩地打造20个“共享菜园”。这块地已经历蚯蚓粪培肥,配备了全程监控,而且,“科技小院”将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尤其是提升果蔬营养价值的富硒技术。
“将这些菜园租出去,产值就能翻一倍不止,一亩达到十万元。”张岩林说,希望通过“共享菜园”尝试发展第三产业,“光靠种植、销售农产品,对集体经济增长而言还不够大,我们要尝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虽然年轻人的新想法,村里有些老人不理解,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士气,尤其看到自己的故事被越来越多人知晓,更是备受鼓舞。“有一种被认可的幸福感。”张岩林说。
西槐庄村曾是集体经济薄弱村,总共一百余户人家,过去产业单一,只种植萝卜一种传统作物。2021年春天,吴林静、宁国法两位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进村读研”,建起了一个“科技小院”。这个落在田间地头的工作室,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他们引进水肥一体化、雄蜂授粉等先进技术,以及樱桃番茄、水果黄瓜、甜糯玉米等优势品种,帮助该村当年实现集体收入33万元,较上一年翻了三倍。2022年,在“拼多多杯”首届科技小院大赛中,西槐庄村科技小院项目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以前我觉得农业就是把作物种好,后来才知道,只有把农产品卖出去、赚了钱,才是真正对村庄有帮助的产业。”吴林静说,为了卖得好,找平台、找资源、找卖点,他们做了很多以前从未尝试的事。
“科技小院”成为乡村振兴的青年大舞台
不止吴林静、张岩林、张晓恬……还有更多年轻人亦选择“向农而行”。
“我们这届就有50多人。大家研一集中学习理论,研二就会根据研究方向被分配到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一年半后再返校。”张晓恬介绍,她的同学们有的正在江西种植橙子,有的则在四川研究火龙果,从东三省到云贵高原,从上海崇明到海南三亚。而且,该专业的招生人数从2021年的50人、2022年的60人到今年的100多人,还在逐年增加。
自2009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探索出了扎根农村、覆盖全国的“科技小院”精准扶贫模式,为农户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指导和技术示范。
“科技小院”的驻村经历正慢慢改变、重塑很多年轻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开始,大家打扮得挺精致,刚进村时还注意防晒,但很快就发现凉快最重要。再过一段时间,凉快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做好实验,做好技术服务。”吴林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