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省公安机关组织开展的“三大专项行动”部署安排,兴国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贯彻落实“四快速”机制,全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决把各类矛盾纠纷防范在先、化解在小,各派出所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所一品”特色,助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现闭环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
长冈:探索“1+1+1”矛调新模式
5月12日,兴国县将相阖律师事务所的钟素琼律师来到长冈派出所“中间人”调解室协助民警调解曾某家庭纠纷。
(资料图)
长冈派出所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派出所调解矛盾纠纷职能,根据辖区矛盾纠纷实际情况,围绕“一个目标,两项任务,三种模式”整合调解资源,探索多元化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推行“1+1+1”调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法(即1位乡村干部、1位派出所辖区民警、1位“中间人”),通过聘请律师和老干部、老党员、老族长等有威望、存公心的“中间人”介入,简易矛盾纠纷就地解决、复杂纠纷“一事一专班”及时办结,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
均村:“四到位”助推矛调取得新实效
近日,均村镇村民夏某来到均村派出所,对民警为其解决8年之久的矛盾纠纷表达感激之情。
均村派出所强势推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行动,从发现隐患、报告流转、调处化解、回访评估四个方面紧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结合辖区矛盾纠纷现实情况,在落实“四快速”工作机制之上,摸索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到位”工作法(教育引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分析研判到位、及时调解到位),有效减少了辖区不稳定因素,提高了公民法律意识,促进了警民和谐紧密关系,实现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永丰:“三项发力”构建矛调新格局
5月13日,辖区民警黄开浪带着2位新民警连续调处了辖区3个矛盾纠纷后,正在对矛盾纠纷台账进行完善。
永丰派出所紧盯辖区突出矛盾,通过三项发力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让矛盾双方在化解中感受公安温度,进一步筑牢辖区群众法治意识。一是在深挖根源上发力。牢固树立严格执法理念,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综合运用法条,给矛盾双方讲明法理讲清道理,促使矛盾双方接受公正合理的处理结果;二是在拓宽渠道上发力。充分发挥矛盾纠纷“四快速”处置机制,落实民警责任,畅通反映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双向渠道”,使处于萌芽状态的矛盾纠纷就地、就近、及时得到解决;三是在提升素养上发力。充分发挥以老带新,引导青年民警在日常走访、沟通化解中换位思考、耐心劝解,做好释法说理工作,不断提升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素养,稳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杰村:念好“三字诀”重源头治理
5月15日,杰村派出所民辅警结合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在圩镇设立3个流动普法宣传摊位,给过往群众进行普法宣传。
杰村派出所严格按照“3344”工作法和“四快速”工作机制,结合辖区矛盾纠纷特点,以“和谐邻里,警民共建”为主题,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活动。通过念好“学、排、化”三字诀,开展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系统排查、高效化解。一是“学”。开展普法宣传,通过集中宣传和入户宣传等方式,不断提高辖区群众的法律意识,教育引导矛盾双方充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出现“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二是“排”。全所民辅警进村居、进学校、进企业,通过“谈、访、查”等方式,深入排查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掌握矛盾纠纷情况;三是“化”,高效处理化解矛盾,联合乡政府、村委会,特别是发挥好“三类小组长”以及德高望重老书记、老党员的作用,对“三类”矛盾分别予以高效化解。
高兴:摸索“排、预、解”三同步工作法
5月15日,由高兴派出所民辅警组成的矛盾纠纷排查小分队在高兴镇长迳村某祠堂内召开屋场会,逐一听取群众矛盾纠纷诉求,对全村矛盾纠纷进行大摸排。
高兴派出所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民调评警”活动,深入辖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形成了“排、预、解”三同步工作法。一是深入辖区重点排查。结合接处警和社区警务工作,针对“人、地、物、事”四要素,组织民辅警深入辖区村组,倾听群众心声,及时发现和收集矛盾纠纷;二是建立矛盾纠纷预警机制。根据矛盾纠纷种类、涉及人员和影响等因素,将矛盾纠纷划分为“一般类”“关注类”“重点类”三个预警等级,根据矛盾纠纷等级,采取不同类型的调处模式,及时将矛盾纠纷调处到位;三是创新矛盾纠纷调处模式。根据矛盾纠纷等级,确定民警现场调解、所领导调解室内调解、多方共同调解三种调解模式,同时,及时对已调处矛盾纠纷的双方进行回访。
今年以来,兴国县公安局共排查矛盾纠纷1097起,化解1051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81%,满意率达99.85%。兴国县公安局牢固树立预警预测预防案事件“可防可控”理念,深入用好“四快速”工作机制,实现工作闭环管理,努力做到应排尽排、应化尽化应调尽调、应管尽管,推动公共安全治理由事后处置到事前防范,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重大案件事故,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兴国建设。(万伟)
[责任编辑: 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