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
(资料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编辑的
《改革内参》刊发文章
《黄山市“微改革”解决群众“急难热盼”》
聚焦黄山市“微改革”的实践与经验
全文如下:
黄山市“微改革”解决群众
“急难热盼”
精准立项 全程把控 提升巩固
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黄山市鼓励各地各部门自主创新开展落点准、收效快的“微改革”,切实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集成释放的改革红利让群众能触摸、可感受、有温度。2019年以来,纳入市级备案管理的“微改革”605项,其中市直单位115项、7个区县合计490项,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得到显著提升。
1.精准立项
提升微改革“含金量”
坚持从群众的“求助声”“牢骚声”甚至“谩骂声”中捕捉微改革工作发力点,切实解决群众关心期盼的一些实事细事具体事。
广泛征集。年初,市、县(区)委改革办分别组织开展“微改革”事项征集,要求各单位围绕政务服务、医疗保障、交通出行、养老服务等民生领域,面向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自主申报“微改革”,并将申报及完成情况纳入改革年度考核。坚持从群众最期盼的地方改起,群众来信来访中一些急难愁盼事项被优先纳入“微改革”范畴,比如,中心城区餐饮业油烟污染问题连续多年都是市民投诉热点,群众要求整治的呼声十分强烈,2020年屯溪区及时启动实施餐饮油烟治理“微改革”,当年投诉举报件同比下降了70%,次年在中央环保督察转办信访件中,有关餐饮油烟的转办信访件首次为零。
严格筛选。结合深入基层调研走访,组织力量对申报的改革事项集中讨论、逐条筛选,对属于日常工作或质量不高的事项予以核减,2019年以来累计核删市直单位申报事项94项。各地创新审核方式,如屯溪区通过召开改革事项评估会的方式,对申报事项集体审核把关;徽州区将改革事项分送各专项小组办公室审验,对改革的目标任务、成果形式等进行专业审核,避免“鱼目混珠”现象。
建立清单。对保留下来的“微改革”事项,列入年度“微改革”项目清单,明确责任单位、成果形式、完成时限等,以文件形式印发责任单位实施。对区县率先开展且成效明显的“微改革”事项,及时纳入市委深改委工作要点,以更大力度在更大范围推进实施。如徽州区建立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三年累计办结破产清算及重整案件12件,盘活土地资源1000余亩,此项改革今年纳入全市改革要点部署推进。
2.全程把控
微改革推进“有章法”
坚持“微改革”与同级深改委年度改革同步管理、同步调度、同步推进,确保改革事项落地快、见实效。
把好“方案关”。每项改革要求责任单位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出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和目标任务,提高改革针对性实效性。如黄山市人民医院实施陪护市场化、规范化改革,积极学习外地经验,制定周密实施方案,坚持先试点后推开,改革后陪护中的哄抬价格、哄抢病人等乱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住院环境秩序明显好转。
把好“实施关”。采取不定期深入微改革项目实施单位调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听取改革进展情况汇报,及早发现并解决困难问题,推进改革落地见效。如市乡村振兴局针对农村空巢和独居老人安全问题,创新实施孤寡老人智慧看护服务项目,实时动态监测老人生理状态指标,提前干预、事前监管、及时救治,现已为7196名孤寡老人送上智能手环,累计为孤寡老人服务量达2万余次,成功救助了突发疾病和迷路走失老人30余名。
汪悦供图
把好“验收关”。“微改革”随时完成,随时销号,年终进行总盘点,按照改革实施效果,对“微改革”分为自主微改革完成一般、本地特色原创和省域特色成效显著三个档次,分别给予考核奖励性加分。近年来,涌现出了一些走在全省前列的“微改革”项目,比如,市医保局率先在全省开展“脱卡就医”服务,通过拓展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场景,群众在就医时可实现“刷脸”挂号缴费;屯溪区针对群众反映中心城区菜市场脏乱差问题,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菜市场国企统一经营管理,共改造托管8个菜市场,惠及商户700余家、群众20余万人,经验做法得到省市场监管局充分肯定。
3.提升巩固
微改革释放“大效应”
坚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在推深做实上下功夫,力求改一件成一件,真正让群众感受改革的温度和力量。
完善提升。在改革实践中及时优化调整,力求达到群众满意的改革效果。比如,源于休宁县流口镇流口村的微改革“垃圾兑换超市”,升级为“生态美超市”并在全市推广后,现已建立完善了超市会员制、积分管理制等制度,拓展了垃圾兑换的外延和内涵,“生态美超市”做法入选2020年全省十大改革案例进而被写入2021年省委一号文件在全省推广,入选2022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实施政务服务节假日预约办工作制后,又实行“两全两公布”,即事项全预约、时间全覆盖、公布预约办公电话,公布首席代表手机号码,显著提升了市民和企业办事效率和便利性。
本报资料图
宣传引导。鼓励群众广泛参与,调动基层积极性,让一线干部和基层窗口成为微改革主力军。比如休宁县蓝田镇儒村创新成立“一约四会”,推进乡风移风易俗,仅2021一年就为农户主办简办红白喜事20余场,有效防止红白理事大操大办,户均节约支出30%,爆竹烟花燃放较往年减少三分之二,村民实实在在地受益得实惠,农村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在黄山全域文明创建中创新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道德银行,将文明与礼遇挂钩,道德与信贷“联姻”,激励更多人学有榜样、做有示范,2020年以来累计发放“德耀徽州”卡2884张,授信38340万元,发放贷款14184万元。
本报资料图
集成创新。对试点成熟、成效明显的关联“微改革”项目,及时集成总结宣传推广运用,扩大改革示范效应。比如,2019年以来,黟县等地探索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微投入微理念创新机制,徽州区开展的村落治理一米菜园一米花园微改革等,经过不断总结完善,2022年在全市部署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五微”行动,相关经验做法获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肯定,全省乡村建设行动暨美丽乡村推进现场会在黄山市召开。